订阅
香港济民药业 https://www.pidrug.com/ 随着天津口岸检出一例最新的新冠变异——奥克密戎毒株,不少国内媒体又开始了2020年末的就地过年号召,甚至有的疫情严重地区政府已经下发文件提倡就地过年,并且给出一定的补助。 但是皮总有一句话,都三年了,元旦,春节都没过,好心酸,前年没回去,去年没回去,今年眼看着离春节就一个多月了,不知道多少人真的都好想回家过年。 放假过晚+疫情反复,2022年我们到底能不能想回就回? 其实就2021年的经验来看,就地过年对于个人的影响还是浅层次的,但是对于国家和经济的影响却是深层次的,因为人口大规模流动(春节,暑假等上亿规模人口流动),在社会经济学领域是促进消费和拉动内需的一个利好,但是2021年元旦开始,各地密集发布就地过年政策,返乡人口大大降低,对原本就不是很兴旺的春节消费市场,更是一次暴击。 所以皮总想说,三年了,我们真的不能简单得就地过年了。 历年春运人口 一.中国人的家庭观念 “常回家看看” 我记得这在过去是一首流传度很高的春节时候播放的歌曲,但是从2019年疫情暴发开始,却提倡没事不要回家过年了。皮总在武汉工作,那一年正是疫情的震中,我的老家在湖北山区的一个四线小城,三年没回家了。 我们单位的员工也是,我记得2019年8月份入职的新大学生小王,2019年他刚刚23岁,家在山东,他也是三年没回家过年了,中午吃饭聊天时还跟我掰扯,说让我不要看不起他,都三年没回老家了,今年就算辞职了也要回去,真的是太想家了,去年他没回去过年,但是他妈妈给他寄来了一批年货。山东的大馒头,春节吃的,他说他收到快递当时就哭了。 皮总一想也是,他虽然不知道人生有几个三年,但是家里的老人可能真的没有几个三年可以挥霍的了。 子欲养而亲不待,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很深重的,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年人,就我自己的观察,我们这个民族的家庭观念似乎是刻在DNA里一样。 一次一次的倡导就地过年,很多外出打工或者务工的流动人口是非常难以接受的,毕竟大家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,很多打工人为了赚钱养家,不得不来到大城市,而平时面对工作压力和时不时的节假日加班,本来就难得有长假期回家。 而春节回家过年,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风俗。我们似乎总要在鞭炮声中,拖着行李回到家中,卸下一整年的包袱,重新变成谁家的儿子或女儿,这个年才算是圆满。 但是疫情似乎改变了很多东西。 而且这个东西反反复复的,一直不消停,难道一直提倡就地过年?还是说严格的防疫措施层层加码,核酸检测不停,生活毕竟还要继续,回家过年也要继续,我们应该适当更有人情味一些,因为抗疫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。 二.就地过年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2016-2021年月均礼品消费数据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,由于年底很多企业和单位都会集中发放年终奖,加上过年期间的家庭聚会和拜年传统,所以从12月起,到次年2月,都是一个消费数据逐渐走高的趋势。 即使是提倡就地过年的2019,2020,都是如此,因为人们积压了一年的消费冲动和热情,加上年底发的年终奖,确实会让大家买买买。 但是由于“就地过年”的倡议,这个政策极大得削弱了春节前后的人员流动,往年全国各地的人口分布格局势必要发生巨变,这一巨变至少将会给两大领域的消费造成冲击——一是跨区域的消费,就是旅游, 二是“人情味”属性的消费,就是礼品。 统计数据表明,2019年为期40天的春运时期,全国累计客运量为29.8亿人次;2020年由于情况特殊,累计客运量仅为14.76亿人次。减少了一半还多,也就是说在去年春节的时候大家确实都听了倡议,都就地过年了。 春运人数少了,自然由于旅客带来的酒店,餐饮,旅游等等收入都没了,所以说疫情反而对这些从事旅游业的是一次暴击,因为大家担心新冠,所以原本出游的也取消了行程。 再说说拜年的传统,就地过年了,陌生的城市没什么亲戚,也就不用上门拜年,自然就没了礼品消费,当然,这个消费数据暴跌是板上钉钉的,只不过现在有网购了,真要送可以给别人送快递。 中国的春节有一个挺好玩的现象,那就是除夕开始,基本上原来还开业的营业场所,也会开始放假,就连小饭馆小超市这样的,春节期间也是不开门的。 所以一旦你没有提前囤积年货,那么这几天的衣食住行都成问题,皮总记得刚上班那会去大连出差,春节工事,连着吃了4天的速冻水饺,就是因为食堂关门了,街上的小饭馆也关门了,初五才开张。这导致我吃饺子吃伤了,后来一年里基本不碰这玩意,第二年才开始吃饺子。 而且对于广大的三线,四线城市来说,春节期间反而是他们拉动GDP的一个窗口期,因为中国的人口大多流动到了沿海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大城市里,春节的长假让这些人口有了一次集中的大规模回流,来到家乡就要参与当地的消费活动,也就是扩大了当地的内需,带动了当地经济上升。 一旦就地过年了,这些原本预期的增长就没了,这也是让各地政府头疼的问题。 三.宅经济的兴起 今年最热的风口投资项目——元宇宙,其实就是疫情催生的,因为大家都被困在家中,所以只能通过网络来了解外界。 回顾2020年春节期间,为了防控疫情,举国上下大面积居家隔离,在“足不出户也能为国家做贡献”的日子里,人们的日常起居不得不更多地诉诸于互联网。 于是便催生了“宅经济”的火热,就是在家里消费的一种现象。这跟这几年的就地过年很像,都是让人们不要到处乱跑。 以直播带货、游戏、线上医疗问诊、远程办公等为代表的新兴业态都接连涌现出来,而相关的互联网巨头们也都因此而受益。 因为以往大家过年聚在一起可能还可以打打麻将等,但是一旦一家三口宅在家中,往往就只能刷刷手机,或者打电脑游戏了。当所有人不再出门,都通过网络连接在了一起的话,就催生了“元宇宙”的概念。 典型如腾讯和抖音,前者2020年Q1实现了网络游戏收入372.98亿元,增幅高达31%;后者则是主动求变,通过强化直播带货与切入在线教育赛道,满足了居家的人们不少现实需求,平台在2020年春节期间的用户时长也显著增加。 其实一个政策往往具有两面性,一方面就地过年确实打击了旅游业,运输业还有消费领域的增长,但是另一方面人们自然会从其他方面寻求解决自己消费欲望的窗口。 结语 2022年的春节,注定不同寻常,疫情似乎真的如同一个幽灵一样,怎么也甩不掉。 尽管与家人团聚、共同过一个充满爱意又饱含温暖的春节,是所有华夏儿女的憧憬和期待,但是为了保障家人、亲友和自己的安全,守住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,的确需要你我他做出一些改变,也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。 元旦,立春和除夕的脚步渐行渐近,万物复苏的春天正款款而来,无限的生机和希望,都在此间孕育和承载着。只要满怀信心,胜利一定就在不远处等候。等到春暖花开之日,我们终将与美好重逢。 ![]()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