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
本报记者段晓梅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12.5万人;全市累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88.5万人,参保率达97%;工伤保险11.7万人,参保率达95%;失业保险9.1万人,参保率达100%;累计受理投诉举报案件1156起,结案1148起,结案率达99.3%……一组组数据,见证着我市人社事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。 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,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紧紧围绕省、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,狠抓就业创业、人事人才、社会保障、劳动关系、人社扶贫等工作,努力推动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,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显著成效。 稳定就业聚焦民生关切“解民忧” 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,认真落实稳就业、保就业各项措施,坚持减负、稳岗、扩就业并举,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。全市争取就业补助资金6.38亿元,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2.5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%以内。持续推进招考就业、见习就业、灵活就业、援助就业、自主创业,高校毕业生累计就业2.52万人,就业率保持在90%以上。不断完善政策扶持、就业援助、鼓励创业、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“四位一体”就业帮扶机制,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11.27万人,困难人员就业1.22万人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.87亿元,创业带动就业29463人。争取中央“双创示范”建设专项资金6.2亿元,培育青年创业主体、返乡创业主体1356个,带动就业1.1万人。调整优化劳务输转结构,累计输转城乡劳动力146.4万人次,实现劳务收入293.02亿元。 改革赋能增进民生福祉“惠民利” 坚持兜底线、织密网、建机制,充分发挥社保政策托底保障功能,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。全市累计参加基本养老保险88.5万人,参保率达97%;工伤保险11.7万人,参保率达95%;失业保险9.1万人,参保率达100%。各类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率达100%,社会保障卡持卡率达117.28%,通过社保卡发放社会保险待遇率达92.3%。全市企业职工月人均养老金由2016年的1954元提高到2254元,城乡居民月人均养老金由55元提高到113元。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,为全市符合条件企业减免社会保险费2.9亿元,发放稳岗返还资金4141.38万元。 创新机制抓实人才工作“聚民智” 坚持“小切口、大突破”思路,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力度,改革创新人才评价体系,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,做好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,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措施落实。全市累计为教育、卫生、农业、林业、环保等部门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538名,为12526人次专业技术人员评定职称资格,为8名特殊人才直接评定全省有效正高级职称资格,为2705名企业人才和2371名农村人才评定市内有效职称。开展技能大师工作室创建工作,创建20个市级、55个县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。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,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次,落实各类培训补贴6300万元。 促进和谐构建稳定劳动关系“维民权” 贯彻落实《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》,扎实开展“无欠薪”城市创建活动,筹集政府应急周转金630万元,累计收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38885.9万元。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,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保持在96%以上,集体合同签订率达85%以上,为21956名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43912份。累计受理投诉举报案件1156起,结案1148起,结案率达99.3%,为19246名劳动者兑付工资20595.4万元,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158起。累计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3354件,结案3287件,结案率达98%。 拓展成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“帮民富” 狠抓就业扶贫,开展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6896人,18456名有输转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全部输转就业。分级分类推动全市70个扶贫车间有序转型发展,建成乡村就业工厂22个,乡村就业帮扶车间26个,吸纳5000名劳动力稳定就业。充分发挥社保扶贫职能,全市65个贫困村贫困人口实现政府代缴率、参保率、待遇享受率“三个全覆盖”。积极推动人才扶贫,认真落实乡村人才振兴15条政策措施,将人社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,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人才活力。 (文章来源:张掖日报) 文章来源:张掖日报飞机杯的触感真实吗 ![]()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