订阅
仙剑之家 https://www.xianjian520.com/ 我喜爱所拍摄的人,他们是我的朋友。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,但透过影像我与他们同在。 ——玛格南摄影师 布鲁斯·吉尔登 庄学本(1909-1984),中国影像人类学家、纪实摄影师。他曾在四川、云南、甘肃、青海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近十年考察,拍摄了万余张照片,写出近百万字的调查报告、游记及日记,1941年举办的影展有20万人参观。他的照片展示了那个年代的少数民族的精神面貌,为中国少数民族史留下了一份可信度高的视觉档案与调查报告,20世纪末,他的影像被逐步发觉,其在摄影史上的贡献和地位被重新定义。 《十年西行记·初涉羌地》(节选) 作者:庄学本 西羌是古民族,四千年前以治洪水著名的夏禹王就是羌人,他诞生在汶川之南的石纽村。 据传羌人的祖先原住在西北方,称子拉族,后来与邻族固拉人战争失败,逃亡南来。他们的书籍在逃亡中被羊吃掉了,因此只有语言而无文字,于是他们痛恨羊,剥羊皮为鼓,遇事槌之,凡祭神敬天也宰羊作牺牲。 他们的服饰为男女都穿麻布衣,披羊皮褂,住地在高山上,侧耕浅种,都很贫苦,有许多羌人没有耕牛,就用人力拖犁。农作以玉蜀黍及麦子为大宗,农闲在山间作商旅或脚夫。 羌人民性质朴耐劳,社会制度虽有变革,仍保有古部落遗风。风俗言语,已渐汉化。羌人用弩箭猎兽,箭镞上的毒药,性极猛烈,见血必死。羌人信巫教,供白石杉条,以作天神降临之所;巫师戴猴皮帽,击羊皮鼓,供猴头神,吞刀吐火,颇有法力。 全族人口约五万人,以汶川、茂县及理番东部为中心。 以下为庄学本镜头下的羌族人,摄于1934年5月间。 #1 溜索 溜索就是碗口粗的篾缆,横跨两岸,有的是单索,有的是双索。两岸的羌民就凭着这根索子作为交通工具,牛羊粮食也在这上面往来。 #2 赶场路上的羌人 农闲时羌民便作商旅,晨背农产远道入市,至暮而归。每当夕阳西下,见羌民三两休憩山径之旁,盖已易货归来矣。 #3 人耕 民国20年间,岷江上游茂县一带牛瘟流行,耕牛瘟死殆尽。秋耕时,羌民多以人力代牛耕地。 #4 茂县的羌民修路工 #5 运药材的背夫 药用植物在当地产量极高,尤以川芎、虫草为多。当时年产川芎100万斤,而川洋1元可买145支虫草。 #6 羌人咂酒 羌族喜饮用青稞、大麦煮熟拌米曲,装罐发酵酿成的咂酒。每逢喜庆之日,男女老幼围罐而坐,用竹管从罐中吮酒,以示和睦团结,亲如一家。 #7 背水的羌族妇女 #8 羌民在晒场劳作 #9 威州(今四川省汶川县)城门 威州地处岷江边,城内羌、藏、汉、回族杂居,汉人不到人口的三分之一。 #10 羌民田间劳作 #11 砌墙 #12 羌民除草间隙时休息 #13 羌族端公作法 据说个个法力高强,刀枪不入,常替人袪病、消灾,掌握羌族宗教之权。羌族无文字,经咒均由口传。 #14 还愿时端公作法 #15 法事活动 本文节选自 《西行影纪》 主编:马晓峰、庄钧 出版社:四川美术出版社 出品方:后浪 出版年: 2021-11 编辑 | 巴巴罗萨 主编 | 魏冰心 ![]() |
10 人收藏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收藏
邀请